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策略计划研究 2025-01-28 综合物流服务 6 次浏览 0个评论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为什么莫斯科战役后德军不把主力放在苏联北部的列宁格勒

这和德国攻击目标不明确有很大关系,德国前期是想快速击败苏联,从而发动了苏德战争。虽然德军是三箭齐发,但是三个主攻集团攻击强度随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前期以聚歼苏联有生力量为主,所以主要集中在中央集团军群,战争结果不出所料,德军完胜俘虏了大批苏联红军和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紧接着为了能攻击莫斯科,连续发动了基辅战役和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虽然德军最终获得了胜利,但是,苏联也成功的为莫斯科保卫战争取了时间;此时德国为了打通与芬兰军队的通道,控制波罗的海,发动了列宁格列战役,结局却大出德国所望,不仅没有快速取得胜利,反而被苏联方面紧紧拖住了德国的北方军团!眼见不能快速完成战役目的,德国高层决定了新的作战目标,意图10天内攻陷莫斯科彻底逼降苏联,结果整个莫斯科战场持续了足足100天,德国更是输得一败涂地。此刻战争来到1942年6月,虽然中间爆发了几场小战役,不过互有输赢,此刻德国国家资源早已不能满足战争需求,于是德国决定开展斯大林格勒战役,夺取高加索地区庞大的石油,粮食和工业基础,于是战争方向又转向了西南方面军,此战的失利迫使德国不得不将战略方向从进攻改为防御……从此一路失利,德国雄风不在……

1941年到1942年的冬季战役即将结束之际,德军最高统帅部就已经开始考虑1942年的作战计划,考虑的出发点放在了摧毁苏联的战争经济能力上,德军已经承认单纯依靠打击苏联的军事力量已经不可能迫使苏联屈服,新的战略目标将放在那些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地区,以削弱苏联的战争潜力,而苏联的大部分工厂都已经迁往了乌拉尔山区,德军自然就将目光放在切断苏联这个战争机器所必需的“动力”上,即高加索的石油和顿涅茨的煤炭,也就是说德军的进攻重点将放在南翼。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基于上述的战略考虑,南翼的战事将放在第一位,列宁格勒自然也就成为了次要的目标,德军的主力将放在南翼。不过列宁格勒同样成为一个希特勒想急于摧毁的目标,原计划的靠围困迫使列宁格勒“不攻自陷”的策略已经失败,依靠拉多加湖上的冰上交通线,列宁格勒顽强的生存下来。从军事角度来看,德军反而陷入不利的境地,由于未能占领列宁格勒,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不得不被牵制于此,无法担负其他战略任务,而且苏军持续不断的反击让德军陷入激烈的防御作战,大量的兵力兵器都消耗在这里,却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1942年夏季的德军已经远不如1941年最初发起进攻的德军,在作战兵力、火炮和弹药、燃料的储备、坦克数量,特别是机动性方面都要比去年弱。为了凑齐在南翼的进攻兵力,德军征召大量的仆从国军队,包括10个匈牙利师、6个意大利师、10个罗马尼亚师,这些师的训练和装备都非常糟糕,仅能负责一些次要的防御任务。德军在兵力上的拮据,使得无法在南翼发起大规模攻势的同时,分出强大的进攻兵力前往列宁格勒。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不过随着第11集团军迅速的结束了克里木半岛的战事,一个完整的集团军的兵力得以解放出来,进攻列宁格勒的计划提前了。希特勒希望依靠这个集团军可以完成对列宁格勒的征服,不过在该集团军刚刚到达列宁格勒前线便被迫卷入一场激烈的防御作战,兵力和物资都消耗于此,而德军最高统帅部无力补充他们的损失,最终进攻列宁格勒的计划也没能实施,兵力不足是主要原因。

如果二战中纳粹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苏德战争形式会发生根本改变吗

斯大林格勒对于苏联南翼战场而言极具战略意义,因为连接高加索和苏联内陆的铁路线和航运线都必须要经过斯大林格勒,占领这里就意味着苏军无法向高加索和乌克兰东部大量的输送兵力和物资,也意味着高加索的石油无法迅速的运往苏联的后方。但是仅仅占领斯大林格勒并不能决定东线的命运,德军还需要做到在守住顿河-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河一线的防线的同时,派出强大的兵力去占领高加索油田,只有占领那些油田才能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斯大林格勒只不是整个行动的一个阶段目标。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其实在一开始的进攻计划中并没有说要必须夺下斯大林格勒,德军的计划是先以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围歼灭在顿河和顿涅茨河的南翼苏军主力,合围点在斯大林格勒的西面,显然德军也是尽量避开残酷的巷战的,待歼灭了苏军南翼主力后,斯大林格勒自然也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这时德军将沿顿河和伏尔加河构建一条坚固的防线,作为进攻高加索的侧翼掩护,主力向高加索进发。占领斯大林格勒可以将顿河和伏尔加河的防线连为一体,更加有利于德军的防守。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顿河和顿涅茨河之间的钳形攻势没能合围歼灭苏军主力,苏军首次主动进行了战略撤退,大量的部队撤入了斯大林格勒,加上德军提前开始了向高加索的进攻,使得通过奇袭占领斯大林格勒的企图也变为不可能,正面的强攻将不可避免,这需要大量的德军兵力来完成,由此造成两翼的掩护任务不得不交给四个战斗力不足的联军集团军来执行,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即使德军第6集团军成功的占领斯大林格勒又能如何呢?致命的弱点仍旧没能消除,仅靠两个已经在进攻中严重削弱的德军步兵集团军无法加强四个联军集团军的数百公里上的防线,苏军还是会在这些薄弱点上达成突破,而希特勒对于辛苦得来的斯大林格勒必然是舍不得放弃,仍旧会让第6集团军死守,被合围的命运还是难以避免。唯一的选择就是执行斯大林格勒作战的B集团军群再增加一个新锐步兵集团军,才能彻底改善其防线情况。

所以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仅仅是一个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苏军的大规模反攻已经迫在眉睫,德军能否在进攻来临前全面加强其顿河、伏尔加河防线阻止住苏军的突破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当然了这只是决定南翼战场胜负的关键。

假如德军攻占了斯大林格勒,最多只能在短期内影响苏德战场上的局势,从中长期的角度上看,德军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其被动局势。

首先希特勒发起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战略目的,就是抢夺高加索大油田的石油,并通过斯大林格勒地区送往德国本土及其它各个战区,以使战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至于遏制苏联的战争潜力,这己经是次要目标了。

然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临渴掘井,孤注一掷的豪赌行为,将纳粹德国国力的窘迫暴露得淋漓尽致,德军大本营正是在这种侥幸心态的驱使下,于42年6月底将占东线总兵力3分之1强的两百万大军,包括相当一部分仆从国军队,先后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战场这个血肉大磨坊之中。

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城中只有大约16万人的苏军守备部队,故而德军的攻势十分顺利,然而正是因此,希特勒却下令将霍特将军的第4装甲集团军调往高加索方向,使得B集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攻势受挫,在源源开来的苏军增援部队的顽强阻击下,战局朝着德军最不愿看到的拉锯战和消耗战方向发展。

假如希特勒不下这一愚蠢的命令,那B集团军群在优势的兵力和装备下,在会战的前期大概率是可以攻占该市的,因为即使到了会战中期,在苏军兵力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保卢斯将军的第6集团军己经占领了城市80%以上的区域了,然而随着攻坚力量的减少,兵力和弹药的急剧消耗,再加上苏军力量的不断壮大,德军的攻势逐渐成了强弩之末!

退一万步来说,德军即使攻克了斯大林格勒,也并不意味着希特勒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除非李斯特元帅的A集团军群能够一鼓作气地夺取高加索方向的迈柯普油田和格罗滋尼油田,亊实上德军己经在勃兰登堡部队的一支小分队的配合下夺取了迈柯普油田,但苏军在撤退前己彻底破坏了油井设施。

只要苏联不投降,即使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苏德战争形式也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德军的战力是有限的,只是在斯大林格勒达到了极限,同时苏军重聚力量展开反攻,斯大林格勒只是战场双方力量逆转的“地标”而已,占不占领都改变不了双方力量的消长,更改变不了战争形式。

二战中纳粹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苏德战争形式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理由如下: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前,苏军已经在斯大林格勒以西的哈尔科夫采用行动,这个行动是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后,纳粹德军被击退后,苏德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苏联方面釆取的进攻性行动,苏联动用大量兵力夺回了哈尔科夫这个乌克兰的曾经首府,夺回了这个实力雄厚的工业城市,这个城市人口接近一百万,比斯大林格勒人口多百分之五十。反应迅速的德军动用了战略预备队,仍然采用坦克、装甲车为突力力量的方式反而歼灭苏军二十多万人。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在上述背景下,又在苏军战挥官学习了中国长沙战役的阵地战战法后,苏联统帅部有针对性采用了战略战术后开打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演化为巷战这种不利于德军的战法第一是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第二是为后方调集兵力展开反包围争取时间,第三是利用自己有冬季战争的适应性的同时去尽量暴露德军的后勤保障不足的短板,即使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全城,苏军的有生力量仍然会发生巨大的作用,打败冒险进攻的纳粹德军。

谨以此谢谢邀请

完全不可能有任何逆转的希望。实际上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候,德军的目的是占领这个交通枢纽,从而保障b集团军在高加索的行动,已经没有更多的兵源补充。而苏军的目的是一小部分力量和第六集团军缠斗,朱可夫在外围集结了大量军队要包围第六集团军。即便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接下来也要被包围。

俄罗斯有几个格勒

彼得格勒,列宁格勒是现在的圣彼得堡

斯大林格勒 现名伏尔加格勒是俄罗斯联邦伏尔加格勒州首府.位于莫斯科东南1000公里处,坐落在伏尔加河下游平原上.人口98.8万人(1987年).伏尔加格勒始建于1589年,原称“察里津”,十八世纪起为军事要塞.水陆交通要冲和贸易中心.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凿通后,成为俄罗斯欧洲地区东南部水陆交通枢纽,是伏尔加河下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918--1919年国内战争时期曾在这里开展过举世闻名的“察里津”保卫战.1925年改称斯大林格勒.卫国战争年代,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该城近郊和市区展开,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本转折.1961年改称伏尔加格勒.

为啥说就算纳粹德军拿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也不可能赢得二战

苏联的国土面积巨大,战略纵深一直到达远东地区,德国攻占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能够摧毁苏联军队的意志,却不能完全的占领苏联。假如德军攻占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那么苏联很可能会在东部的某一个城市建立新的指挥基地。实际上拿破仑在进攻俄国的时候,也曾经攻占过莫斯科,结果在攻占莫斯科之后,法国士兵根本不能适应德国的严寒天气,拿破仑最终还是被赶出了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从莫斯科保卫战时期开始,苏联就已经逐渐稳住了阵脚,即使德国侥幸攻占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苏联还能够继续集中兵力和德军决战。而且德国攻占莫斯科,肯定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在莫斯科保卫战时期,英美两国对苏联的援助都比较有限,因为英美两国认为苏联和德国都是敌人,德国只是希特勒想要发动战争,而苏联和英美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苏联对英美的威胁丝毫不亚于德国。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如果德军攻占了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那么英美两国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一旦苏联被德国攻克,那么英国的地位就危险了。如果英国再被德国攻克,美国迟早也会被德国侵略。因此在德军攻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后,英美两国肯定会加大对德国的援助,甚至可能会提前发动诺曼底登陆作战。

二战时期世界第一工业国是美国,美国迟迟不参加二战,主要就是为了坐山观虎斗。苏联和德国打的不可开交,美国肯定要坐山观虎斗,如果苏联打赢了德国,美国肯定要从背后捅一刀子,以便于二战后瓜分欧洲。如果德国打赢苏联,那么美国肯定会拉拢英国一起反攻德国,毕竟在欧洲大陆上开战,要比等待德国进攻美洲更加的划算。这样看来,即使德国取得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只要德国没有击败英国和美国,德国就很难能够赢得二战。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德国能否赢得二战的关键在于能否打败苏联,只有打败苏联才能解放出德国陆军的大部分,从而有能力加强西线和南线的军事实力,遏制英美盟军的进攻,也使德国的军工生产从繁重的东线战场解放出来,去加强空军和海军,尤其是德国空军,盟军的战略轰炸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持续能力,必须迅速加强德国空军的实力以阻止盟军的大轰炸。如果德军占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后,苏联会选择乞和,让出其国土的欧洲部分,那么德国还是很有可能赢得二战胜利的。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对于苏联的重要性有多高,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都是苏联最重要的重工业城市,此外莫斯科还是政治中心和交通中心,是苏联的首都,丢掉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将对苏联造成沉重的打击,但是这一打击并不致命。因为苏联的国土辽阔,战略纵深广大,因此德军并不能向进攻西欧各国那样迅速的达成占领,苏联有着足够的时间将这些城市的人员和工厂设备迁往大后方,那些被德军占领了的如哈尔科夫、基辅等重工业城市就是例证,这些城市的大部分工业都成功的撤向东方。因此占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并不能摧毁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由于莫斯科是政治中心,那么是否存在着通过占领莫斯科来瓦解苏联的苏维埃政权,从而导致苏联整个国家的崩溃?事实上这也是德军军方一直推崇的战略路线,从普鲁士时代德军就一直倡导速战速决的战役理论,因为德国处于欧洲的中心,很容易面临多线战争,因此德军基本思路就是集中兵力迅速打败一面的敌人,然后再对付其他敌人。德军认为以敌国的首都作为目标是最容易达到目的的方法,将迫使敌军主力和德军进行决战,从而在军事和政治上双重打败敌国,最终迫使其投降。这只是一般的理论,苏联的红色政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权,苏联是一个高度集权主义的国家,苏共党牢牢掌握着国家和军队的控制权,即便失去莫斯科,苏维埃政权也不会垮掉,仍旧会继续抵抗德军的入侵。对比之下,希特勒的纳粹德国也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即便在形势已经绝望的情况下德国都没有发生崩溃,直到希特勒死后才向盟军投降。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我们再从战争经济角度来看一下,德军占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意味着战线将推进到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河一线,苏联主要的煤炭产地(顿巴斯)和石油产地(高加索)都已经被德军占领,长久来看这对苏联的战争潜力是极大的削弱,不过这一影响至少在一两年内不会明显,而且英美盟国也必然会增加对苏联的能源援助,因此苏联还是能够对德国形成很大的军事压力,德国陆军和空军的大部分仍旧要被牵制在苏联。综合来看,德军占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并不能迫使苏联退出战争,只要东线战争无法结束,德国就无力加强西线和南线的防御以抵抗盟军的登陆,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苏联庞大的领土面积给它带来了非常充足的战略回旋空间,就如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只要不投降还有和德国侵略者周旋的余地,只要能坚持持久作战思想就一定能取得反侵略战役的最终胜利。

苏联的欧洲部分是国家的经济中心,但不是全部

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斯大林格勒是苏联南部最重要的城市,这两个城市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德军占领后就能打败苏联吗?结果自然是否定的,毕竟苏联国土面积庞大自然可以迁都到乌拉尔山以东和德军继续周旋。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为了保持国土的平衡发展苏联在西西伯利亚也有自己的重工业区这为苏联的持久作战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日本并没有北进东西伯利亚这也让苏联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德国。希特勒的闪电战因为苏联庞大的国土面积变得不再奏效,虽然战果辉煌却一口气吃不下苏联。

历史上只有不怕寒冷的蒙古骑兵可以征服俄罗斯,但德国人显然没有这个气魄

德国取胜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在美国援助下苏联会迅速翻盘

假如德国真的在彼得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一线突破,逼迫苏联迁都亚洲,那么美国就不会在坐视德国继续进攻苏联了。美国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援助苏联还是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借希特勒之手削弱苏联的战略意图。可是苏联真到了被德国打败的境地美国就不会作壁上观了,毕竟苏联被打败后,日本和德国会全面扑向美国,估计美国也很难招架。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只要苏联有了美国的大规模援助加上美英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苏联定然会扭转战局的不利局面,毕竟德国要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被翻盘也是再所难免。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因此德国打败苏联这个局面是不会出现的,毕竟1942年的美国已经参战,拥有绝对实力的美国是不会坐视苏联被消灭的,而登陆法国也会因为战局的变化而提前到来。毕竟德国是侵略者是法西斯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是不会取得侵略战争胜利的。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是场争夺东欧霸权的地缘政治战争、一场反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意识形态战争、更是场以获取生存空间为名义争夺食物、原材料、清除斯拉夫民族的种族灭绝战争!它决定了战争一开,德苏两国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必然结局。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或者说巴巴罗萨计划完全实现,就能够迫使苏联投降、斯拉夫民族向日耳曼人屈服吗?1941年2月1日希特勒会见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时,针对博克能否强迫苏联媾和的疑问,希特勒回答:“如果占领了乌克兰、攻破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还不能取得和平的话,那么我们必须继续前进……一直打到叶卡特琳堡!”

可以说从希特勒到德军陆军高层对苏战争愿景美妙,心里犹豫没底!而不结束东线对苏战争,德国始终面对的是英、美、苏三强对其的两面夹击,胜利何其微乎?!而在长期的消耗战争中,德国绝没胜算可言!从三十年战争到一战,普鲁士—德意志军队的战争史都予以证明,希特勒和德军将领们对此了然于胸、心知肚明。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希特勒对苏战争最大特点是奴役与种族灭绝。如果说纳粹德国对欧洲其他民族还略有些仁慈的话,等待斯拉夫这个“劣等民族”和东方民族的就只有死亡!1941年2月奥尔格·托马斯上将领导的国防经济和军备局提出解决方案,即著名的蓄意饥饿政策。希姆莱对此评价道:“这是一个生存问题……一场残酷无情的战争。在此过程中,通过军事行动和食物供应危机,2000-3000万斯拉夫人和犹太人将灭亡。”生死存亡之际,斯大林唤醒了包括俄罗斯民族在内的苏联各民族广泛的爱国主义,而这让无论身处前线的将士还是后方的平民同仇敌忾,甘愿承受苦难、挫折乃至失败,为之牺牲,为之付出任何代价而不惜!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1942年2月,斯大林指出“决定战争结果的不是突然性等偶然因素,而是后方的巩固性、军队的士气、师的数量和质量、军队的装备、军队指挥人员的组织能力这些永久性因素。”在德军闪电战攻势下,苏联人从西部沦陷区向东迁移了超过1500家工厂、近2000万的人口,德国人如何能再次彻底消灭拥有强大军工生产能力、能再武装的1亿2000万苏联人?苏联人赢在了“引擎之战”的胜利,而英、美、苏战时裂痕累累但最终风雨同舟的“伟大的同盟”也就埋葬了希特勒“千年帝国”的痴心妄想!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如果德国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损失占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甚至夺取了高加索油田,这只会让美国参战时间提前而不是静待日本偷袭珍珠港,而英国人也会放弃自私自利的小算盘,支持美国人优先登陆法国。1941年1月美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和英军总参谋长布鲁克即签订了ABC—1大西洋优先的战略计划,他们不会坐视不理苏联的衰败的。

不好说,苏联这边肯定是没那么容易了,但是整体战局的话,德军还是打不赢,毕竟还有英美在坚挺,以德国人的实力,击败英美实在是太难了。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这个地方对于苏联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仅仅是苏联的政治中心,如果仅仅是政治中心,苏联迁都就行了。但是,莫斯科这个地方太重要,没了莫斯科,苏联将非常难打,反击的能力也被极大程度削弱了。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不光是政治中心,它更是苏联的工业中心、交通中心。苏联的工业地集中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而且无一例外,这几个地方都是交通要地,斯大林格勒是连接的南方经济区,交通要地。你看德国人打的这几个地方,没有一个是没用的。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可以看下苏联的铁路线,几乎所有的铁路线都在莫斯科会和。如果莫斯科陷落,苏联的铁路就都在德国人眼皮子底下了,这样的话,苏联想反击,运兵都难。就一个西伯利亚大铁路,炸了完事,苏联这边的主要战事基本就结束了。没有铁路,没法运兵,没法运送资源,没法反击。就算你美国人还在给苏联输送物资,他都没办法运走。而且,美国人如果看见苏联没顶住德国,也不会去继续支援苏联。

那么,苏联这边基本就垮掉了,然后德国进军高加索,拿下了苏联的油田,则更被动。别说苏联去打游击,靠游击打不过德国的,打游击的话,只能等着,等美国人牵制了大量德军,而且消灭了大量德军,苏联人才有机会反攻。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苏联垮了,但是还有美国,1941年苏联在莫斯科反击的时候,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参战了。实际上,参战之前,美国人就已经把自己和同盟国绑在一起了,对德国日本的制裁,美国人执行的也是非常坚决的。

美国的参战,意味着英国不会垮掉,德国再不缺资源,他也是需要时间的,而美国在这边其实已经准备好了,他前两年没参战,就是在准备参战。想让德国顶住美国,难上加难。看下德克萨斯的油田,看下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就知道,德国人根本打不赢美国。

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然后你再等美国研制出原子弹,德国人更完了。别看德国人前期核武器计划弄的不错,事实上,后期的德国核武器计划就基本停止了,1943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进展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新概念(广东)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莫斯科保卫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