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能打得过强悍的蒙古兵,为什么打不过清朝
任何一个民族,包括游牧民族,只要在中原建立政权或者是和中原地区有了密切联系,都免不了衰敗的厉器,那就是腐敗!第一个接受中原文化,享受中原生活的就是辽国,宋辽经过宋真宗百年和平以后,辽国失去了原来的凶猛,然后被金亡國!第二就是金国了,金国最强大的时候,占有东北,蒙古,黄河中下遊,等中原大片地区,然后在中原开始腐敗,军队失去了原來的战斗力,更失去了游牧民族的勇氣,失去了对蒙古大草原的控制,而新生代的蒙古族,保持游牧民族特色,指东打西,见神杀神,见鬼杀鬼,西方,俄羅斯为之胆寒,金國,俄羅斯被蒙古人亡國,最后蒙古人灭了南宋!第三个倒霉鬼就是蒙古人了!蒙古人占領中原99年,迅速的腐敗下去,陈友諒,朱元璋,张士誠等高举义旗,开始了推翻元朝统治,蒙古军队力量还是可以,然朝廷腐敗,汉族人多,最后被朱元璋,徐达,篮玉等逐出中原!而明朝到了晚期,需要供养的皇族增加,国家财政紧张,只能对百姓加税,而贪官污吏乘火打劫,人民苦不堪言,军队杀良冒功,张献忠,李自成农民起义,清兵关外虎视眈眈,崇禎没有攘外必先安內,明朝为李自成所灭!而李自成没有控制好自己的队伍,进了北京迅速腐敗,将军忙着勒索明朝官員,吴三桂父親吴襄被抓,陈圆圓被抢,吴三桂千军一怒为红颜(若是真的投降李自成,吴三桂才是死路一條),吴三桂和清兵联合,追杀李自成,而清兵借机占領中原!而清朝得了中原以后,亦开始腐敗,八旗兵失去战斗力,以绿营兵代之,绿營兵不行,又以湘军淮军代之,湘淮軍又不行,又以袁世凱新式陆军取而代之!
要想解答“为什么明朝能打得过强悍的蒙古兵,为什么打不过清朝?”这个问题,那就要看看蒙古人与女真人有什么不同了。
蒙古人是明军的老对手了,自从他们退回草原,就开始不断地衰落,而经年的战争,让明朝对衰落后蒙古骑兵非常熟悉,早已找到了破解之法,那就是花费重金培养一些强力家兵,然后给其配上最好的装备,一等到蒙古人来犯边的时候,就带着家兵上战场作战,一般一支千人规模的蒙古骑兵,只要明军将领的家兵能够斩杀其中的十几个甚至是几个蒙古人勇士,那剩下的蒙古人就基本会退却跑路了。
没办法,彼时的蒙古人衰落的就是这么厉害,已经重回成吉思汗之前的部落状态,也就只有后来的俺答汗能够让部下,恢复一些战斗力了,至于其他部落的蒙古骑兵都能让明军用此法击退,这也是为何明朝后期,边军将领们纷纷组建家兵队伍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蒙古人还比较惧怕明军的火器,当他们碰到大量手持火器又有车堡作为屏障的明军队伍时,没啥好啃的办法,他们要不就是派少量骑兵吸引火力,消耗明军弹药,创造火力缺口,要么就是驱赶马群冲击明军阵地,但不管蒙古人用哪种办法对付明军火器,其效果都不是特别的好。
而后来新兴起的努尔哈赤和他手下的女真人却和蒙古人完全不一样,还处于上升期的女真人步兵很是厉害,能够直接当面锣对面鼓地直接在正面战场上,以堂堂正正的姿态将明军击溃解决,即使明军有着众多火器。
努尔哈赤
由于努尔哈赤等强人领袖的调教,女真人是能够在接令之后(努尔哈赤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次他的部下都畏惧作战),舍生忘死地投入战斗,承担着极高的死亡率也在所不惜,根本不是明军将领依靠少量家兵就能够击退的了。
朱元璋在推元朝的过程中是顺风顺水的,那是一路投诚而过。大多数人,被小部份人给带沟里了!只能说了解不够,或说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所以认知能力也就不一样,被带沟里也实属正常事儿。请记住概念,及认知。概念是:元朝的国号称谓名是「元」,实称大元,加国字,实称名为「大元国」!不称「蒙古」!中国历史中的大元国,史学界俗称「元」,或「元朝」。认知是:朱元璋在没有推翻元朝之前什么也不是!那么,没有推翻元朝的朱元璋就谈不上明朝。明朝那些事儿是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才建立以“明”为国号的“明”政府。明朝,实称「大明」,史学界才称为明朝。朝,指朝廷。当然也指朝圣。圣,指圣上。上,既皇帝。圣,指贤。认知二、我国历史古籍记载中有种植业,及畜牧业。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祖先是先让子孙吃饱饭在干其它事项。认知三、中国历史中的历朝历代没有什么种族区分的哈!只有氏族。什么氏族?氏族指姓氏家族。种族的划分全是来源于西方国家,它们的目的就是破坏性的,其目的就是分裂强大的你,然后吃掉你。认知四、今中国人的祖先全来自华夏民族。华,实指中。中,实指中央,既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政府。夏,实指大。大,指大地。地,指域。认知五、我国历史中的上古行政区划是五服、四海、八荒。一家人在历史及历史记载中相互攻击辱骂始于南、北朝时期。我怎么知道?因为我看了五千年来的历史记载文!当然还有各省出土不同时期的文物。明朝袭元朝,及革新的一个过程。
元朝壁画▲
一种强弱态势变迁轮换的展示而已,强盛时期的大明横扫一切,弱势时期的大明被崛起的新强势大清消灭,符合变迁规律。
天时地利人和随着时间,从内到外都在不断变化着,看似一切静悄悄,其实演变一直在无穷无尽的前进;这种演变无人能阻挡得住,只是时间问题。
明朝是依赖蒙古兵打败了蒙古人,而且元顺帝时蒙古帝国已经分崩离析,内部互相攻伐,元顺帝代表的黄金家族已经衰弱了,无法号令蒙古诸部。就是在汉地造反风起云涌之际,元军的主力依然是征调去与其他汗国作战。但不论是朱元璋时的蓝玉率军追击北廷于捕鱼儿海,还是明成祖朱棣攻打侄子建文帝、征伐北元,包括后期明军精锐的代表之一辽东铁骑和关宁铁骑,他们的骑兵主要就是由蒙古人组成。明朝不仅曾在张家口外设置朵颜四卫防范北元,卫所辖制的大都是蒙古牧民,战时为军闲时放牧,与明朝贴近的蒙古诸部实际上与明朝是联盟关系,不仅携马匹参加明军成为雇佣兵,在满清崛起时一度与明朝联合攻打努尔哈赤。但后来科尔沁首先被打服,与清联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顺治、康熙的妻子都出于蒙古。
清皇太极时,曾集中3万清兵趁冬季蒙古人过冬分散,半年征战一路横扫蒙古草原至河套、青海地区,将林丹汗打得卧病不起,最终将内蒙诸部收为蒙古八旗,奠定满蒙联盟,蔡哈尔蒙古人整体投向清朝,使明朝失去了重要的盟友和兵员来源。满盟同盟才是清朝得以称霸东亚的基础,而这一仗的回程,皇太极趁机从居庸关入寇打草谷,围了北京城,阵亡的明军两位勤王总兵就是蒙古人,迫使崇祯凌迟了袁祟焕,而袁崇焕从辽东带回的关宁铁骑主要也是蒙古人。另外就是康熙至乾隆,一举荡平了从阿尔泰山崛起的卫拉特蒙古(瓦剌)准葛尔汗国,将准葛尔汗国的西域(哈萨克以东,含新疆,阿富汗北部、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地)、蕃藏(西藏,辖阿赛克钦、拉达克、克什米尔)纳入版图,改西域为新疆,改蕃藏为西藏,卫拉特蒙古的另一部土尔扈特部东归投奔。
为了有效控制蒙古人,清朝采用羁糜的方式外,另外在蒙地推行喇嘛教,将大量牧场由寺庙拥有,分封原来没有继承权的蒙古王爷次子、庶子为王,蒙古王爷的封地越分越小,实力越来越差,牧民生活一落千丈,所以蒙古反抗能力消散不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朝是利用多一些,清朝是征服多一些。
中国有名的人文文化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 鼎
人文文化 丽水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已初步形成了剑瓷文化、黄帝文化、石雕文化、畲族文化、华侨文化、摄影巴比松油画文化为主的绿谷文化。
丽水市登记在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1496处,文物点总数名列浙江省各市之首,历史文化遗产涵盖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摩岩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门类。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泉窑遗址是我国青瓷历史上的名窑。明代古建筑——时思寺被誉为雾中桃园,大型水利工程——通济堰,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仙都、南明山、石门洞摩崖题记是古代书法艺术宝库,数量为全省之最。
古村落和传统街区是丽水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建构文化特征,并保留了一些原有的生活和农耕等非物质形态内容,具有较强的历史信息可读性。
丽水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分布广泛,灿烂多彩,畲族民族民间文化、青田石雕、青田渔灯、龙泉青瓷、宝剑、松阳高腔、庆元二都戏等均为独一无二的宝贵文化资源。
丽水人杰地灵,许多文人与丽水都有着深刻的关系。早在晋代就有名人谢灵运、葛洪、王羲之等人登临此地,唐朝李邕、李阳冰,宋代米芾、沈括等名人都留有墨宝。谢灵运、白居易、秦观、范成大、汤显祖、陆游、袁枚等诗家词人在饱览丽水的山光水色之余,写下了许多优美的题咏。
丽水人才辈出,据二十五史记载,全市入传有42人。最著名的是明朝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刘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戏曲代表作《牡丹亭》,就是汤显祖在遂昌为官时创作的。近代著名人物有“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体育界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李玲蔚等。
各行业祖师爷都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有意思的典故吗
各行业祖师爷也叫“行业神”,其数量很庞大,所以清代纪晓岚有“百工技艺,各祠一神为祖”之说(《阅微草堂笔记》),如酒业以杜康为祖师爷、茶业以陆羽为祖师爷,即使是衙门中的狱吏也有祖师爷(皋陶、萧何等)。
行业神比较复杂,一个行业可以有多个行业神,也有几个行业共用一个行业神;同时,大部分行业神只是这个行业独有,但有的行业神却可以用作所有的行业,比如财神、灶神;再者,行业神还有地域性,如酒业行业神大多是杜康,但杭州地区以二郎神为行业神。
财神
行业神的创造,一般都有一个基本原则,即行业神对这个行业要有一定建树,也就是清代赵翼所说的“从来名贤殁为神,各视生平所建竖”。所以,依据这个原则,很多行业通过神话、小说等来确立自己的行业神。比如管仲为娼妓业的行业神,是源于“女闾七百的”故事,据《战国策·东周策》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管仲故为三归之家,以掩桓公。”本是管仲在宫中建造房屋为女子居住,逐渐演变成管仲是第一个开设妓院的。管仲为娼妓行业神好歹还有一定依据,而有的则是附会居多,如孙膑为靴鞋业行业神,是传说孙膑因为髌骨被挖,所以发明鞋靴护膝;还有北方丐帮以朱元璋为行业神,是因为朱元璋在未做皇帝之前,曾是乞讨的和尚等等。
管仲
所以行业神的故事其实有很多,哪怕同一个行业神,可能也会有多个传说。但行业神的创造的原因,大概是源于人们祈福消灾的心理。
管仲,妓院里供奉的祖师爷!
大家都知道,妓院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就有了;但是因为不灿烂就被现代文明给灭了。谁创建的妓院呢?追根溯源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齐国的国相,管仲。他的领导是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关注民生 引发一个行业的诞生
齐桓公没啥事,把主要精力放在后宫上,可是忙不过来,有些时日就腻歪啦,就微服私访到民间溜达溜达,在你民间发现了个问题,好多男人没有媳妇,二十好几还打光棍呢,其实这个问题,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一点都不新鲜。可是对于后宫女人忙都忙不过来的的齐桓公来说,却是个问题。
就问管仲,回答是:“家境太穷,无女肯嫁”。齐桓公便与管仲商量,怎么帮助这些娶妻困难的大男青年。管仲回复:“把民间早有的娼妓现象规范化,制度化,确定收费标准,纳入国家管理,从中收取适当的管理费。这样既可服务于大众,解决大龄男子的XING需求,还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充盈国库”。从此,妓院(当时称“女闾”)就诞生了。伟大的“国家妓院”开创历史先河。
积极市调 加强管理 促进发展;
妓院开设之初,因为制度不够完善,再加收费过高,一般百姓不敢踏入,生意甚是冷清。管仲及相关管理人员通过经营调查,完善管理制度,根据百姓收入状况降低收费标准,并做一些相应的宣传,改变了生意冷清的局面。各个分院都生意火爆,门庭若市。
开源节流 生意火爆,应接不暇
生意火爆的国营企业让银子哗啦哗啦流进国库,齐桓公高兴得直夸管仲的足智多谋。但是,火爆生意导致了资源严重缺乏,供不应求。于是,足智多谋的管仲又出新招,他与齐桓公商量,把战争抓获的女俘变成妓女,齐桓公欣然同意。妓女相对自由,还是国.营.单位,按月领取一定的薪金,何乐不为呢。以至于后来发展到很多女性都自愿为妓。当然也是一部泪水史咯。
这娱乐业的发展,又吸引了资金还吸引了人才,其他各国纷纷效仿流传下来到后世就不表啦。如此看来,管仲啊,绝对的天才级的人物。
后来,再后来,后世的妓女都把管仲当做祖师爷。在妓院里,都要供着管仲的画像。
在我国,基本上各行业都有祖师爷,我在网上查了下,大概有百余个。
老师的祖师爷是孔夫子。
小偷的祖师爷是东方朔,看来东方朔不只会说相声啊。(一说是时迁)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不是鲁班七号哦。
法医的祖师爷是宋慈。
酸梅汤业的祖师爷是朱元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造酒业的祖师爷是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理发师的祖师爷是罗公。
戏曲祖师爷是唐明皇。
水产业的祖师爷是龙王。
这个问题太大了,不适合在悟空问答完全展现,是一本专著的体量。我来简单谈一谈。
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神和行业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有时候一尊神兼好几个行业,有时候一个行业会有不止一尊行业神。比如,金属加工、炉匠行业,会有太上老君、女娲、尉迟恭、火神、弘忍、吕洞宾等;据学者调查,轩辕黄帝在度量衡、弓箭、蚕丝、成衣、帽、鞋靴、缏绳、弹花、理发、医药、农业、梨园、毛织品、说书、巫医、眼镜等行业中都有被供奉为“祖师”。
近年网购盛行,闻有在双十一拜“马祖”的,这也是造神运动的新进展啊!
在中国被奉为祖师爷的,有大家想不到的外国人。
明代来中国传教的利玛窦先生,曾经向宫廷进呈西洋的钟表,由于是西洋的产品,当时的明人不会维修和调校,多求教于利玛窦,后来修理钟表这个行业就把利玛窦奉为祖师。洋务运动后,清朝逐步建立工业体系,进口了很多机械,被誉为“现代工业革命之父”的英国人瓦特就曾经被机械行业奉为祖师。不过神龄很短。
谈一谈哪吒
流传广泛的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都有哪吒出现。《封神演义》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写道:哪吒与龙王三太子熬丙打仗,哪吒“把三太子的元身打出,是一条龙,在地面上挺直。哪吒曰:打出这小龙的本相来了。也罢,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条龙筋绦与俺父亲束甲。哪吒把三太子的筋抽了,径带进关来。”绦带业据此情节将龙筋绦附会为绦带,进而把抽龙筋做绦带的哪吒奉为本行业祖师爷。
绦带是古代服装和器具上使用的用丝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如《如梦录·街市纪第六》记明代开封绦带业云:“绦儿匠制造印绶、儒绦、钩穗、裙绦、结挂。”
清代北京绦带业在外城先农坛西建有哪吒庙,即绦行公所。庙中所立清乾隆四十年《绦行恭逢圣会碑记》云:“盖闻:结丝分茧,月令载染采之文;博带垂绅,儒者为束躬之具。故上天之化育万物,斯民藉此养根;祖师之灵佑四方,众生感而得福。”
上图澳门哪吒庙,北京的没了。又清咸丰十年《绦行祖师庙碑》载:“凡在绦行,每逢圣会,恭庆祖师。溯经纬之初分,锦成五色;追元黄所自出,茧缫三盆。利用前民,功施后世,由来久矣。都中之建祖师庙历有年……”
据《基尔特集.哪吒庙》记载,庙内有“丝纶万古”、“广盛丝纶”、“万善同归”等匾额数面,其中“万善同归”匾落款为“哪吒祖师庙公议同建”。每年三月十五日,在庙中举行祭典。
说到行业祖师爷,大家一定会认为祖师爷肯定是这个行业的创始人,或者是在这行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其实在历史中,很多行业的祖师爷并不是因为技艺高超而得名,有些祖师爷得名的原因让人捧腹,有些则令人毛骨悚然,我们一起来说说“祖师爷”的那些故事吧。
说起鲁班,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就是建筑业和木匠行业的祖师爷。鲁班做这个行业的祖师爷肯定没人会有意见,因为鲁班在这个行业的贡献非常大,而且他的一些技艺至今都无人能超越。成语“班门弄斧”就是比喻某人不自量力,在鲁班门前弄大斧,说明鲁班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也是权威!因此鲁班成为这行业的祖师爷是名副实归。
最令人捧腹的祖师爷——关羽
关羽在民间的人气一直都非常旺,导致了很多行业都供奉关公像,并奉为祖师爷。最有意思的是剃头匠也供关羽为祖师爷,而且清朝时候还有一位剃头师在门口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试问天下头颅几许,下联是:且看老夫手段如何!如此霸气的对联让人佩服,只是真的会有人去剃头吗?
让人毛骨悚然的祖师爷——孙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鞋匠是供奉孙膑为祖师爷,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话说孙膑受了膑刑(挖去膝盖骨)以后,为了保护腿部受伤部分,制作了皮靴套上。从此后世鞋匠便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不过这样的祖师爷,让人穿上鞋后就想到他的“膑刑”,不禁毛骨悚然!